澳大利亚日期怎么看?
上面那个图片是西澳的,下面这张是首都堪培拉的。 这两张图里都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公历/阳历与农历/阴历的对照表(这里为了对比清晰特意将两个表的农历部分单独提取出来)。 这个对照表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因为在中国使用的人为农历,而澳大利亚使用的正是一种叫做“公历”的西历,两种历法的日期是有差别的,而上面的表格就显示了这两种日历的转换方式。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这两个表格。
首先看第一个图,这是个公历年月日与农历年月日的对应表,也就是从公元1年到公元3000年,每年农历对应的公历日期、每月农历对应的公历日期以及每日农历对应的公历日期。 在这张表中,我们大概可以找出一些规律:
1. 每年的第一天必然是公历1月1日;
2. 每年最后一个公历日必然是12月31日;
3. 每个月的第一天必然是从公历的月初一直到月末都为月初的第一天,如5月的第31天必然就是5月1日;
4. 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必然是从公历的月初一直到月末都为月末的最后一天,如5月的最后1天必然就是5月30日;
5. 每年的最后一天必然是公历12月31日。 在找出了这些规律之后我们就可以来举例,比如今天是2018年8月6日,那么今天的农历日期就应该是七月的第六天,即农历(7月06日),再根据七月六日的农历换算成公历,则应为2018年8月23日,即今天是2018年第八个月的第二十三天——也就是说,今天正好是今年的最后一天!真奇妙~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图的另一个重要功效:通过一个已知日期判断它所属的季候。如图所示,当我们找到了这个日期所在的区间后,根据左边的季候划分就可以轻易得出结论了。 例如一个未知日期的天干地支组合,如果它的农历计算结果落在了秋分这一天的前后几天内,那么这个公历日期一定属于秋季;同理,落在春分前后的日期为春季,夏至前后的为夏季,霜降前后的为冬季。
当然,由于中国使用的是农历,而澳洲使用的是公历,因此二者在时间上的差别还是存在的,尤其是春秋两季。不过,只要记住冬至这一天,再结合一个简单的公式,就能够轻松推导出任何公历日属于哪个季节。
具体的推算方法如下: 当一个公历日期和冬至相隔的时间小于90天时,该日期必定位于春季;当和时间大于或等于90天但不足150天的时候,该日期必位于夏季;而当时间和冬至相差的时间大于或等于150天但不足365天的时候,该日期必位于秋季;剩下的情况就很简单了,当时间和冬至相隔的时间大于或者等于365天的时候就位于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