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硕士有有条件录取吗?
同学,你好! 你的条件申请美国的硕士是有条件的 有条件录取就是你在申请的时候除了硬件条件(GPA、TOEFL、PS、CV、Refs)之外,还会有软性条件的要求,例如你申请的专业的先修课要求你是否完成,或者你会不会某项软件技巧等等。 但一般来说如果你被有条件录取了,说明你已经基本符合学校的申请条件了,学校之所以没有授予你无条件录取是因为觉得你还不完美,可能还有待提升之处,所以会在有条件录取的通知书里面把需要改进的地方详细列出,并指定时间让你回复邮件阐明已经完成了哪些条件。一般只要不是条件苛刻到你无法达到的程度,都是有机会实现的,毕竟学校也是要给你留一点面子的嘛~ 所以同学你不用担心。只要你认真对待申请,机会肯定是有的!
那既然提到了有条件录取,我就顺便在这里科普一下有关美国大学录取的相关知识好了——
一.录取方式
1.ED(早期确定) 二选一:提前决定录取(Early Decision)或 提前决定申请(Early Application)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采用ED模式,其特点是:
①“唯一性” 一个申请者只能申请一个学校的ED计划;
②“确定性” 一旦被录,学生无条件接受;
③“优先性” ED的名额不在正常的招生计划里,它的名额预先没做安排,而是取决于申请者的人数和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ED是按志愿随机分配的。当然,这种随机是基于一定前提的:即该所大学的各个系所接受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而申请者对学校的选择又较为集中。在申请者人数不变的情况下,这个计划的招生人数也就具有了固定性。
2.EA (早申) 提前行动(Early Action)与 提前录取(Early Admission) 其实这两个概念是一样的,指的是申请人可以在11月之前提出申请,然后在第二年春天得知申请结果。如果获邀,申请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答复是否入学。这种申请方式比较适合于那些在申请季前期已经考出理想托福/GMAT分数的学生们。
3.RD(常规) 申请(Regular Decision) 适用于那些在大四上学期才考虑出国读研究生的学生,申请时间在每年的1~4月份。由于这些学生的本科成绩和语言成绩一般不会有太大的优势,因此申请到好学校的概率就会降低。不过,申请轮次越多,被录取的几率也越大。
二.名校偏好
所谓名校偏爱,其实就是指在美国有些大学会偏向招收本州的学生,或者是来自重点高中的学生,亦或是本科期间就有过研究经历的同学。因为招生名额有限,而符合条件的申请者特别多,为了尽量满足本校生源的多元化要求,一些院校会采取各种“偏爱”措施以筛选出最适合就读该校的学生。 那么,为了避免成为名校拒绝你的理由之一,我们在申请的时候就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选校冲刺+保底 在选校时,既要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的学校,也要有合理的上升空间,以免被“备胎”,也就是所谓的“保底”学校。
2.重视背景提高软实力 除了硬实力(GPA / TOEFL等)的备考之外,同学们也要利用寒暑假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科研项目以及各类志愿者服务,丰富自己的个人简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