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绩点怎么算?
大一的时候学校还比较正规,绩点计算是(满分4分制) 成绩×课程学分=GPA 比如一门课50分,学分为3.0, GPA就等于50*3.0=150 所以大家平时成绩考高一点分数就很有优势了~
大二之后,有些科目成绩不能像大一那样好拿高分了,于是有些人就会选择多修一些别的学分高的公共选修课来提高GPA。但是一般公共选修课都是2-6学分,多选也没有用。 直到我发现了这门课!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这个专业必修,3学分;另一个《计算机软件基础》(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组成原理),这个也是必选课,3学分。两门加起来就是6个学分。关键这两门课最后都要写大作业、期末要考算法题和项目设计,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成绩。 当时我们这一届刚好碰到疫情,有两个学期没有期末考试,采用线上考试的方式。这两门课的算法题目难度都很大,很多同学都做不出来,老师最后给了答案,按照答案步骤写了也能得高分。所以这两个学期我的GPA是满绩点4.0,而之前一个学期只有3.7这样。
然后在大三上学期,我又刷到了另一门专业课《数据库原理与实践》,同样也是3学分,期末考试需要背很多内容,也需要做实验(写SQL脚本)才能完成试题,同样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这们课程的每个班级给分都是一样的,不会根据考试难易程度改变得分情况,所以认真准备都能拿到不错的分数。 这个学期我的GPA又重回4.0了~
当然,有付出就有收获,这些高分课程为我的保研之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