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中国差几个小时?
1、地理上的时间 首先,从地理上来讲,美国和中国是有一个时差的(东西八区与东九区相差一个小时)。 如在美国洛杉矶当地时间2014年5月7日13点整发出的邮件,在中国北京显示为5月8日的0点(24小时制),即美国的东部时间5月7日13点减去16个小时等于中国的5月8日0点,所以这封邮件在第一时间发往中国的时候是按时发送的。
但由于网络传输速度的影响,这封邮件可能到达中国的时候比0点要晚几个毫秒甚至几秒,也就是说到达中国时实际的时间是5月8日的0点几秒或者0点几毫秒。由于计算机系统对时间的识别和计算是精确到毫秒的,因此这时候如果系统把接收到的时间直接写入数据库中就会发生错误,导致两个时间点之间出现偏差。这个偏差就是由“网络延迟”引起的。 当然,如果发件人和收件人都在同一时区,则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如果收报方比发报方超前一个时区,同样不会有问题。
2、标准时和太平洋夏令时的区别 当收到邮件的时间比预期快一个小时的话,就需要考虑发件人是否采用了“加州标准时”或者“阿拉斯加标准时”。美国有几个时区,每个时区的时间都比中央时区提前或延后一天。除了三个时间主分区外,还有一些过渡区域。 例如,加州有四个这样的过渡区域: 如果在收报方的电脑中设置显示时间为加州标准时,那么实际上接收时间要比真实接收时间早两个小时;而如果设置成阿拉斯加标准时,则接收时间要提早四个小时。
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很多邮件客户端都提供了根据发件人所在位置自动判断时区的功能,一些即时通讯软件也提供了根据联系人所在时区自动调整通话时间的功能。但是这一切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域名系统和互联网协议(IP)地址分配体系。如果没有这两个体系的协助,让终端能够自动分辨发件人的地理位置并作出相应处理将是极其困难的。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有多个时区而世界只有一个北京时间,如何能够让终端能够准确分辨不同的时区呢?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域名服务器”。 每一个时区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域名服务器,它位于该时区的中心城市,用来保存该时区的所有主机(包括路由器和其它计算机)的IP地址和主机名的对应关系。当终端需要向另一个时区的计算机发送信息时不禁要问:你是在哪个时区呢?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转发或是直接发送。这就是基于IP和域名服务器的智能时区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