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条件好吗?
好个屁! 首先,中国人对气候环境问题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依赖西方媒体报道和中国的环保人士及政府的表态来了解。在西方媒体眼中,中国是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另外两个是印度和俄罗斯),每年中国都要遭受上千次污染袭击。而央视报道的2013年雾霾天气也是最多的。
其实,根据公开资料,2013年全国共出现860次雾、霾天气。广东、浙江、湖北、江苏4省出现的雾、霾天气分列前五名,均有超过250次的记录;北京以93次的雾、霾天气位列第六位。 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3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是,全国生态环境压力总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一方面,随着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仍然相当严重。其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含量仍然是主要污染物。2013年,我国地表水和海水的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下降了6.9%和1.3%。
另一方面,我国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也任重道远。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环境保护部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并在各地设立了环境监测站。但监测数据的结果显示,大多数江河湖泊的水质仍在劣五类以上,有7%的湖库甚至达到六级中度污染程度。
除了环境污染问题以外,过度捕捞导致鱼类资源数量锐减、水土流失严重、森林面积减少等生态问题也不容忽视。 其次,很多人不了解或者说不愿意承认一个事实——在中国,贫富差距是全球最大的,也是最不平等的社会之一。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3年的报告,平均而言,最富有的20%的人群拥有将近80%的家庭财产,而最贫穷的20%的人口仅仅拥有不到2%的资产。 2013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616,已接近0.620的国际警戒线。如果考虑房产因素,基尼系数很可能接近0.650。 在21世纪前十年,基尼系数的上升趋势有所缓和甚至还出现了下降(2008年和2009年),但这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得到解决。实际上,基尼系数的上升趋势只是被暂时的抑制住而已。因为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一直存在。
在现行税制下,高收入者得利的政策导向使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相对较重,而中高收入群体则相对税负较轻。巨额的土地出让金也没有用于改善民生,而是被用来填补地方财政的亏空。2013年,在公共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的同时,公共财政支出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这使得中国政府债务规模迅速扩大。
最后,不少人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抱有幻想,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率只要维持在7%左右就可以继续保持在世界前列,甚至可以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强国。然而,如果考虑到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中国经济增速需要接近10%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目前,中国教育经费只占GDP的3.7%,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同时,中国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仅10年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直接导致了中国劳动力的素质较低,全要素生产率偏低。 事实上,2013年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巨大风险主要来自于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经济增长虽然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但其背后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一方面,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长期并存,宏观经济调控面临“两难”局面。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效益低,可持续发
展能力薄弱。 从未来预期看,要实现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必须依靠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中国当前的教育投资水平和人力资本积累程度远不能支撑这个目标。同时,中国的环境问题在未来一段时期也难以得到改善。这意味着,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