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跟德国是什么关系?
14世纪中期,马耳他作为地中海的贸易中转站被阿拉伯人征服并统治了大约500年的时间(1287-1530)。在此期间,马耳他的名字在阿拉伯语中变为“马拉特”(Malat)。尽管从外表上看阿拉伯人与欧洲人的宗教信仰不同,但是通过丝绸之路他们还是把穆斯林文明和中华文明带给了欧洲,并且在欧洲的文化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早在1269年,著名的意大利诗人但丁就曾经提到过马耳他,他在其作品《神曲》中提到,地狱第八圈的罪人将要受到折磨,而他们的罪状之一就是掠夺了马耳他圣玛利亚教堂里的珍宝。
14世纪初,意大利作家、马耳他殖民者卡博特·迪·罗卡(Francesco da Rocca)在描述马耳他时写道,“它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拥有无数教堂和清真寺……” 1530年,由暴君弗朗切斯科·德·安杰洛(Francesco de' Angelo)率领的西班牙军队占领了马耳他,使天主教会在该岛上的势力大大增加。
马耳他被西班牙统治了近200年时间,期间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海军基地;由于当地丰富的石灰岩,还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冶金工业和玻璃制造业。然而,随着英国皇家海军的强大以及西班牙王室的衰落,马耳他对西班牙的国运影响力逐渐丧失。为了寻求新的商业出路,西班牙王室于1697年决定将马耳他卖给奥地利帝国,不过由于交易未能成功,这笔买卖最后作罢了。 虽然马耳他没有完全被纳入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版图,但它确实接受了维也纳政权的直接统治——直到1815年。
1798年至1800年间,拿破仑入侵埃及并企图侵入印度,他派往亚历山大岛的远征军司令让-巴普蒂斯·贝当元帅曾短暂占领马耳他。随后法国与马耳他签署贸易协定,允许两国间开展自由通航和自由贸易。 这个协议对马耳他的经济来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此后欧洲和美国的新兴产业需要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它们越来越多地转向马耳他采购白砂糖、葡萄酒和棉花等商品。
1840年后,随着意大利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许多意大利裔马耳他人希望他们的国家能够并入即将成立的意大利王国。于是在1860年至1861年间马耳他与撒丁王国(不久以后变成意大 利王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撒丁王国的军队最终取得了胜利,迫使马耳他和意大利签订和约。根据和约的规定,马耳他承认意大利王国的统治,双方缔结商务条约,互派大使和通商代表,并允许各自的国家在对方境内设立领事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1860年的和约标志着两个意大利领地最终合并,但双方的边境至今仍没有重新划定。因此今天的马耳他和意大利接壤,但却没有一个是另一个的海外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