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课程设计怎么做?
我是北京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的一名社工,负责全市培训管理工作。这个题目太大,我尽量把我知道的说一下 首先,从宏观上说,我认为的培训管理体系应该是“规划-建设-评估”三个部分组成。 “规划”指的是制定培训计划,这属于机构层面做的事情。根据每年的重点工作方向,以及工作的总体安排,确定本年度的培训课程,这是比较宏观的东西。
“建设”就是实施培训内容。内容包括选取师资、教学组织等。比较好的培训机构会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比如工作年限、所从事的工作领域等,将学员进行分组,分组讨论的时候便于交流。同时会安排专家授课和督导,以增强培训的效果。
“评估”是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这属于机构层面做的事情。主要包括学员的自我评估、小组之间的互评以及机构层面的总评估。自我评估主要是让学员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思考培训中带给自己的启发;组与组的互评能够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因为好的经验应该彼此分享;最后机构的总评估会对本次培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总结培训中的亮点,同时也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培训的过程中,每个机构都会根据本机构的实际情况制作相应的培训课件。好的培训课件应该做到内容新颖、实用,同时兼顾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课堂小游戏的环节,既能够活跃气氛,又能让学员在游戏中学习到新的东西。 最后想说的是,其实无论怎样设计和安排培训课程,重要的不在于你做了些什么,而在于你到底做到了什么。所以建议大家在培训的过程中,做好每一个细节,特别是对于培训后期的反馈工作,这是能够让您的培训质量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