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分校如何?
就我的了解,国内现在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分校概念的(至少没出台关于分校的政策文件)。 所谓的“分校”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名校投资兴办,由名校直接管理的学校,这样的学校和它的母体学校基本上没有本质差别;一种是名校与地方联合办学,形成“半绑定”关系,这种情况下的分校,和母体学校的联系可能会少一些(因为要照顾地方上学生的利益),但是名校对它的教育教学管理仍然会起到关键作用。至于一些民办高校打着某某大学旗号的“XX大学分校”或是“XXX大学独立学院”之类的名称,严格来说,这些学校是利用了知名大学的品牌影响力来为自己的学校增光添彩,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属于民办院校自己搞的教育体系,它们的经费来源、管理人员配备、教学安排等方面都不受名校的影响和控制。
其次,我认为名校分校对于考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这种风险不在于分校本身的好坏(虽然分校的硬件设施可能比不上本部,但是教育管理和师资力量都应该会有保障,而且如果跟母体学校有较紧密的联系的话,可以共享部分教学资源,这总是好事吧),而在于考生在填报这样的学校所承担的风险,即万一落榜了,会不会落到下一个档次的学校? 以江苏省为例,自2016年起江苏开始实行新高考改革方案,采用3+高考科目加等级的成绩制,这一制度下,考生填报的学校投档分数线都是透明的(就是所有报考这个学校的学生的分数排名,这个排名是有据可依的),而以前的高考成绩在实行传统志愿冲一冲模式的时候,是没有这么透明化(每一所高校会有一个录取分数线,但这个线只是学校录取学生的最低投档线,往往无法反映学校的实际录取分数)。
当然,这里所说的风险是针对一部分考生的,比如那些本身成绩优秀的同学,他们填报任何一所名校分校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对于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来说,选择名校分校就要慎重,因为他们所付出的风险代价可能是高昂的。不过,凡事都是有风险的,只要做好应对的准备,把握大的方向,做最坏打算的同时向好的方面努力,这样在真正面对抉择的时候才不会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