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学多少算过量?

暨歆阳暨歆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正好最近写了关于留学申请量和招生量的文章,分享给你(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关注哦) 先给出答案吧——以中国学生的数量来计算,最多10人以内;以外国留学生群体的数量来计算,最多50人左右。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让我们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一下——首先是正常情况下的过度录取,其次是“特殊案例”的过度录取。

正常情况下的过度录取 我们以G5大学的热门专业来作为例子,看看正常情况下的过度录取是什么样的。 以LSE的经济学为例,2022年该专业拿到了684个offer,发放量(offer量+拒信量)达到了930,而该专业的录取人数一般在70-80左右(这里指的中国学生录取人数)。 也就是说,该专业中国的申请者有接近一倍(接近一半)的概率收到offer!这已经远远超过了正常的范围之内了!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所G5大学UCL 的热门专业的情况。 UCL的地理这个专业是中国学生申请的热门学科之一,2022年就拿到了超过500个offer,而该专业的录取人数大概是在60左右。 中国学生拿到offer的可能性高达八成以上!这已经属于极度宽松的offer率了! 再稍微放宽一点限制条件,比如把目标定为“冲一冲”的大学,那么大部分中国学生都能拿到至少一个offer!

当然,你可能会说,你申请的专业不是我说的这些,我的专业xxx怎么就没有这么高了啊? 的确如此,因为这里的讨论的是“整体”情况,所以拿offer非常容易,随便申一申就能拿下好几个offer;但是每个人的背景和诉求都是不同的,自然不可能用“整体情况”这四个字就拿住所有人。如果你有朋友或同学想要申请同样或者类似的专业,可以拿你们两个人作比较研究~ 所以归根结底,能拿到offer的概率高并不代表着就是“过度录取”——前提是你得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GPA、背景、推荐信等)。

如果你申请了XX学校XX专业,你的条件很优秀(达到学校要求的80%甚至以上),那么不论这个学校的这一专业对中国学生有多“友好”,你拿到offer的概率都非常大。

在这里需要提醒有些同学,如果你的个人背景非常优异(GPA、语言成绩、GMAT/GRE高分、丰富的实习科研经历等等),你是完全可以挑战一下“最难申请”的学校及专业,说不定会有惊喜呢!! 但是,如果你本身的实力(GPA、语言成绩等)只能满足申请门槛,并没有额外的加分项(如高分GMAT/GRE、丰富的实习科研经历等),那么还是建议稳妥申请,以防被“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