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机械好找工作吗?
新西兰移民政策从1987年开始实行至今已经历多次修改,修改的依据是对移民政策实施效果的检验。修改的主要方面是控制移民数量,不断提高调入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经济条件。从1987年至1998年底,新西兰政府先后通过五部法律对移民政策作出修改。在这12年里,技术移民从44,417人增加到92,984人,增长了12.5%。同时,对技术移民的文化程度要求逐步提高,并且增加了专业类别。商业移民从65人增长到3,771人。 据对1987年以前到新西兰的171,277名移民进行的研究表明,技术移民在新西兰经济结构中的作用,与其说是在数量上影响经济,不如说是在质量上影响经济的转变。
技术移民在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组成新公司6,000多家,拥有总价值140亿纽币的资产。他们在商业、工业和农业领域,创办了8,000多家公司。 1986年6月,政府取消了工程技能人员进入新西兰的就业禁令。新西兰工程公司认为这只会使工程领域中现有的人才资源流失。1987年,政府修改法律,认为对新工程师的引入会与对新工人一样引起技能资源不足。在90年代初,由于缺少工程师,新西兰水电公司不得不花1200万英镑从国外选聘工程师。1993年1月,技术工作禁令被取消,外国工程师可以直接来新西兰从事工程工作。1995年4月,政府通过投资移民政策吸纳外国企业家。1997年1月,针对外国专业人员的新政策出台,以解决他们谋生和获得业界的认可面临的困难。1997年6月,政府修改法律,降低了申请全家移民的技术人员条件,对英语语言要求也降低了。
在实施技术移民政策的过程中,新西兰政府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1994~1995年,数百名在中国工作的电气工程师和计算机程序员通过技术移民政策来到新西兰。由于这些人无法在新西兰找到与原先在中国的工作相类似的工作,致使移民局和雇主都受到了大量的投诉。工党政府为此在1998年4月修改了技术移民规定,增设了对来新工作的外国专业人员提供的英语培训课程,同时设定了专业培训机构及学时约束。这些举措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