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gpa是什么?
不少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可能都会特别的烦恼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大学里所学的每一门课程都有可能会被计算gpa的,可能不少的人对于gpa不是特别的了解,那么对于大学里面的gpa到底是什么,可能大多数的人都是不太了解的,并且gpa的计算方式也不只是特定的哪一个,对于不同的学校来说,gpa的计算方式都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就来一起详细的了解一下大学里面的gpa到底是什么吧。
gpa全称是grade point average,绩点平均成绩。国内高校一般采用10分的评分制,即:9分以上为A,8分以上为B,7分以上为C,6分以上为D。大多数国外的学校都是4分制的,7分以上为A,6分以上为B。
国内大部分学校的gpa算法都是:绩点=课程学分*课程成绩*10/所修学分总数。也有些学校是用绩点=期终成绩/5*课程学分。
在北美,除了计算gpa,还会计算grade point ratio(绩点比),即:所有的gpa/总学分。这个比值越低越好,因为分数越低,表明此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大多数美国大学gpa计算方法采用4分制。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的gpa计算方法是:把每一个课程的成绩,乘以该课程的学分,在总学分里减去该门课程学分,再除以总学分数。例如:一个学生有4门课程,每门课程成绩分别是5,4,3,2,则gpa=(5×4-3-2)/3=3.73
gpa的意义
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大学在考核学生时,不仅看重学生的平均成绩,同时还要求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潜力。于是gpa成了体现这种能力的直观标准。gpa实际上体现了三种能力:1、自我约束、管理的能力;2、分配时间的能力;3、学习的效率。这也是美国名校较为看重gpa的原因。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传统的应试教育中缺少对自主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高考后进入大学,在课程选择上自由度较大,很多人没有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观念,造成人在教室,心在外面,最后严重影响了大学gpa。
所以要想成为美国名校学生,必须从进大学第一天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将更多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上。只有如此,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内高考环境下,不仅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也为成为在国际竞争下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