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电气研究生课多吗?
西交计算机和电气工程两个专业都是直博。 先说电气的课程,分为专业课(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控制与保护、电机与电力拖动、自动化仪表)和专业选修课(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软件基础、C++语言编程、算法与数据结构等)。专业课每周有1~2次的实验,专业课实验会占一定学分,专业选修课的实验则根据导师要求自行寻找实验室做,不给学分。
再来说说计算机的课程设置。计算机的专业课分为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和编译原理。还有选修课(微积分、线代、大数据、AI等)。计算机的课程相对较多,每天上课的时间基本满课,实验也很多,需要好好准备。
最后说一下二者的复习方向。现在都是初试统考科目,政治、英语、数学统一试卷,这三门各150分,总分450分。西交大专业课初试题型为填空题7个、选择题6个、问答3道。其中问答的主干内容就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及分析方法、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和复数域解析法、信号与系统的傅里叶变换等相关知识点。因此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基础知识,不能盲目追求难题偏题。
至于公共课的复习可以看看市面上各位名师的视频,挑着口碑好的买;真题建议入手近十年或更多的,仔细研究,尤其是命题风格和规律;用书的话最好用最新版的。
研究生分为两种: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专业硕士)。电气工程属于专业型研究生,在电气工程研究生中又分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五种专业。
研究生的课程分学位课、非学位课。有的高校学位课包括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课,专业课中的理论课程就是我们常说的专业理论课,非学位课往往是专业选修课,包括一些技术及管理类的应用和实践性课程(比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力市场、计算机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等)。
在电气工程研究生(专硕)中,学位课中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有电网络理论(或电力系统分析理论)、最优控制(或电力系统最优运行)、数字信号处理(或计算机测控系统)、矩阵分析、动态系统仿真或系统辨识等课程;专业课:有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或电力系统可靠性)、电气设备故障分析与诊断、高电压绝缘与试验技术、智能电网与微电网、多Agent系统等。以上两种层次的课程在同等学力申硕及院校自主研修班进修学习中均有开设。
非学位课各学校的课程设置不一致,一般包括电力电子装置、电能质量分析及综合、智能变电站等技术课程;也有电力系统营销、经济与管理类的应用与管理课程,有的院校还有外语、体育等课程。有的院校非学位课程也包括实践类教学(工程实践、课程设计等),有的院校则将实践类的教学单独安排。一般在校内学习(即培养)的时间为一年,第一学期是公共课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第二学期是专业选修课(学位、非学位课)。所以,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是很好学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