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怎么来?
这个题目大了去了,可以写本论文集了,我尝试一下。 简言之,香港过去四十年的经济腾飞得益于以下因素:
1、中国大陆经济的起飞带来了大量投资与消费;
2、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洋垃圾”需求(转口贸易);
3、亚洲金融危机时的低利率环境以及随后美元流动性泛滥带来的低成本资金;
4、香港本身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带来的资源和人才优势;
5、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大量互联网及高科技公司向外转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资本积累。
6、人民币升值和内地开放金融市场带来的外资流入和资产价格上升。 现在来看,除了第一条仍然有效之外,其他几条都已经不复存在或者正在消失。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启动,内地和香港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从贸易投资自由化到内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地经济的互补性不断增强。香港作为全球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和世界级别的集装箱港口,对内地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大。
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根据香港统计处的数据,以港元计价的进出口总额从1990年的1.8亿港元上升到2010年的28亿元港币。其中出口额从1.5亿上升到20亿元,进口则从2000万上升到8亿元。如果加上转口贸易,香港每年的外贸总额将近2000亿美元,相当于香港GDP的10倍。
在引进外资方面,香港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窗口作用非常显著。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自1979年到2011年底,大陆共引进境外直接投资(FDI)近4000亿美元,其中约1/3流入香港再投资。这些资本中的相当一部分通过合资合作、股份制或外商独资的方式投向制造业,如现代汽车、英特尔、通用电气等巨头都在当年涌入了中国市场并在香港设立了分公司。
此外还有大量的国际金融机构、商业机构甚至政府间基金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也将项目安排或贷款发放的重点放在了香港。例如中银香港就曾经扮演过亚洲发展银行的窗口角色,成为其最重要的分支机构之一。对于当时的基础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的中国来说,国际资本和技术的涌入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