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怎么读小班?
香港中小学采用分层教学,把学生按照程度分成快慢班,并非所谓的“小班”。 一般初中有两个层次,A班和B班。有些学校可能设有C班或D班。每个班大概20-30个学生,有的学校会根据学生入学的英文水平分成三个level(level1、level2、level3),一个level大概5-6个班。 而高中则分为文科班与理科班。文科班又分中文班和外宾班(全英语授课);而理科班也分若干数学班和物理化学生物班。这样分班的目的在于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教育资源,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也会通过分层的方式给予更多的关注。比如作业量上会有区别,课堂提问也会有侧重等。但不管怎么样,分层并不意味着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教师需要做到对所有同学负责,所以会在课后给学习能力差的同学进行补习。当然,如果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跳级的话,也是有可能实现“超车”的。
不过,虽然班级分层教学保证了每个学生都不会被落下,但是毕竟学习是个个体行为,会有学生抱怨自己不够突出,或者某个学科感觉自己没有兴趣。那么这个时候,学生会可以通过选课来扬长避短。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上课,对自己而言无疑是件很幸福的事。 在香港就读的同学会发现自己的课程表跟大陆的不太一样,除了必修课外,还会有自己选择的选修课。这就给了同学们更多的选择空间,既有利于自己把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又有助于自己未来升学选择大学专业。因为中学阶段的课程设置是基于大学的录取要求和就业方向来的。同学们选课的时候就要有自己的想法,是打算选就业容易的专业还是将来有深造打算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