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多元卓越文化?
多元卓越,不就是在说港大更偏向于西方的思维方式和学术体制吗(虽然“中西结合”是港大的口号)。 那既然都提到了西化的教育制度,为什么港大还要保留传统,比如中文授课、中文试卷等等呢? 因为这些“保留”正是港大引以为豪之处啊! 在内地,我们接受的是英语教学、全英文试卷(高考)、大学也是以英文授课为主;但在香港却有大批学校实行中文授课、考试、甚至用繁体字。港大地处香港,却尽力保留了内地学生的学习模式和方法——这当然会成为港大吸引优秀内地学生的一个“独特卖点”了。
不过,多元卓越可不仅仅只是指“中西结合”而已。 其实,港大想做的不仅是融合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制度,还想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种新的机制——这种新机制能够培养出兼具中西之长的学生(或许还有其它方面的目标,但这里主要探讨的是教育制度)。
为此,从2014年开始,港大设立了有关多元卓越的咨询委员会,聘请了包括校内外学者在内的一批人士来参政议政,共同讨论学校的未来规划和发展方向,特别是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方结合以及如何在结合的基础上再突破。 这个咨询委员会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我也十分赞同其中的一些提议。比如说,在本科生招生上可以吸收内地的高考制度,按照成绩选拔少数的学生,而大部分的学生通过入学面试录取;又比如说,可以设立奖学金制度,鼓励非本地生报考,被录取后一旦成为其毕业生,即有机会获得奖学金资助等。 这些建议究竟是否会得到采纳实施尚有待观察,但是港大可确确实实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