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啥都想移民?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尚没有相关调研或统计数据来支撑具体的结论。所以并不能准确的指出“都想”的指向性意义。 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列客观事实来分析一二。 首先,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让一部分人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其次,在近代中国饱受屈辱的半个世纪里,无数仁人志士走出国门,到外面寻找救亡图存的出路和理想;最后,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全新的工业体系,经济腾飞的今天,我们也有实力让海外华民享受更高的生活质量。所以在今天,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让我们可以选择离开。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我们的邻国日本也在近百年来不断有民众离开故土。到国外寻求更好的发展。二战时期就有数十万的日本人定居在美国。如今的日本裔美国人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二战时逃难的人数。而韩国人在美国的移民历史甚至更早,50年代就已经有人迁居美国。现在美韩两国总人口达6000多万,而韩国裔的美国人数量也已经超过500万。 所以从周边国家移民的例子来看,中国人的移民史并不特殊。只不过因为历史和文化的因素,我们华人族群在海外分布较广,因此常常被人们认为是“出国移民”的主要群体而已。实际上,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离开故土还是原乡,都意味着对过往的一切说再见。
正如《我的祖国》里唱的一样——风沙滚滚,草原荒凉,晚秋的季节,到处都是荒凉的景象。多像我们的祖祖辈辈生活过的故乡!
要理解这个问题,你必须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来看问题,多关注一些不被大众所熟知的信息,不能单凭着感觉和看到的只言片语就评论问题。只有思想不设限,多方面的思考问题,才可能接近问题的本质。
为什么中国人有移民的想法,这是一个不低级的问题。这个问题背后反映出来的是民族的心理意识,这种民族性是中国人独有的,跟西方人完全不同。所以要回答你的问题,必须搞清楚中国的这种民族性是如何形成的。
人类所生存的环境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民族的心理特征,比如欧美资源很丰富,土地肥沃,幅员辽阔,水资源充足,民族性格偏向于外向、随和、追求和平,他们不需要为了生存做额外的防护措施,所以普遍缺乏危机感,比如美国人从小就被告知自由和平等,这种意识被刻进了心里,所以他们长大以后很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而中国的地形就与欧美相反,三面环山,东面靠海,整体上是一个四面封闭的土地。中国土地辽阔,但适宜耕种的只占到很少一部分,而且经常面临水旱灾害,这种先天性的不足导致中国人世世代代都面临生存和灾荒问题,再加上来自邻国的入侵战争,中国人不得不通过人为的手段来防护自己的生存环境,比如长城,比如闭关锁国。在这种环境下,中国人需要时刻提防水深火热的境遇再次降临,所以他们有超强的危机意识,这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环境制约下产生的民族心理。
在这种民族心理的支配下,中国人会想方设法的给自己寻找一种庇护所,这种庇护所既可以是房屋,也可以是土地,他们会在庇护所和自己有生存能力的范围之内建立一个很熟络的环境,这种环境内有亲戚关系的、朋友关系、家族关系、帮派关系。只要你在庇护所内,大家就会互相照应着生活,共同提防着外来人的入侵,这样每个人在这个庇护所内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会随着庇护所内关系网的复杂性和紧密性、庇护所的坚固性、所拥有土地的广袤性而增强。
这种民族心理会驱动中国人不断的建立庇护所,当他们年轻时,庇护所是父母的家,当他们成年时,庇护所是自己的家,当他们老时,庇护所是儿子的家。这种不断的建立庇护所的现象也表现在职业选择和迁徙上。比如有的年轻人在外多年打拼仍然愿意回家乡找一份收入不高但很稳定的工作;有的年轻人在外面闯荡多年到结婚时仍然愿意回家乡结婚,这种现象都跟长期受居住环境制约产生的民族性有关。
了解了中国人的民族性后,再回到你的问题上。既然中国人特别喜欢建立一个庇护所并聚集到庇护所内共同抵御外来入侵。那么可以想象,一个家庭或家族如果人数过多的话,那么有的成员就享受到不到庇护所的安全庇护,所以中国家庭就特别追求少生,比如中国从90年代就开始强制推行只生一个。
当独生孩子成长到能够照顾自己时,他们就会面临两种选择。第一,在庇护所内一直照顾父母,继续受到庇护所的庇护,比如找亲戚或朋友介绍的工作,找本地人结婚。第二,如果他选择离开庇护所到异地工作或生活,那么由于他成长过程中周围都是自己的亲戚或朋友,所以到了异地后,由于周围缺乏熟人网络,就很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这种民族性也驱动中国人不断建立熟人网络,中国人特别喜欢结拜,比如桃园结义,比如结拜大哥、二哥、三哥。这种人为的结拜其实跟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是一样的,就是为了建立熟人网络,大家聚在庇护所内互相照应。然而在陌生的地方结拜是很难长期存在的,因为时间长了,人们会倾向于回到自己的庇护所继续过着被庇护的生活。所以,在异地生活的人们都会倾向于找和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一起生活,比如找老乡,比如找表哥、表弟一起开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有能力购买第二套住房,这时拥有第二所庇护所的想法会不断被加强,所以一些人会选择在大城市选择第二家。比如在北京生活,就会在北京买房。为了防止房子被政府拆迁,这些购房者会通过关系找市长等人,这种通过关系找熟人的现象也是中国独有的,跟中国人长期受民族性影响有很大关系。
随着中国人收入的不断增长,有能力购买海外不动产的中国人也出现了。那么按照上面的思路,他们也会购买海外的不动产以作为自己在中国本土以外的庇护所,那么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