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哪些专业?
简言之,公共管理类是一个大类,下面分许多小类,具体可参考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该规定指出,本科教育设置和调整的专业必须以高等学校基本培养规格为依据;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科门类,甚至同一学校的同一个学科门类专业,不能制定统一的毕业学分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所以,各院校根据以上原则,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了不同的专业。但不管怎么设置,其所属的学科是相同的——也就是所谓的“一级学科”。
据我了解,目前我国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有四个二级学科,分别是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和城市管理。 其中,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两个专业的历史最为悠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设立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90年代后期,又设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这四个专业属于一门学科的两个方向,所学的课程大部分相同,只是个别课程有所区别而已。
在研究生阶段,一般将这四个专业归入一个学科——公共管理学。 另外两个新设的二级学科则是最近几年才设立的。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新政策的实施,原来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了机构调整,原属人力资源与社会劳动保障部的所有职能划归新的部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来的名称不再适用。同样,原隶属于教育部的高校学生司也于去年进行了机构调整,由此产生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学生事务管理”。这两个专业也是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