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高校有ai专业?
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院校设立了人工智能(AI)专业,并陆续开始招生。2018年作为“人工智能元年”,我国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在高校建立人工智能学院或相关专业。 此后,各地高校迅速响应,相继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到2019年5月,全国已有 30 所高校设立人工智能学院/专业。 其中,既有以计算机学科为主的高校,如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有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高校,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还有一批理工科综合性大学,如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
还有多所学校成立了相关的研究院,如北京大学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等。这些机构设置上不仅体现了学校对于发展人工智能重要性的认可,也显示了学校在人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持。 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行业应用普及,未来会有更多的院校加入设立人工智能专业的队伍中来。那么现在到底有哪些学校开设了这门专业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1. 北京大学 北大作为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早在1979年就组建了计算中心,随后在1984年成立软件所,从事计算机软件新技术的科研和工程化研究。在人工智能领域,北大先后建立了信息科学研究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所、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并且建立了人工智慧研究院。可以说,北大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今年(2020年)北大最新公布的本科招生计划中,新增设的人工智能专业就备受外界关注。根据计划,北大将于今年启动人工智能专业的招生,招生人数拟定为 20 人左右,培养地点在南校区。 值得一提的是,北大的人工智能专业不是放在计算机系下,而是单独建班,由信息科学学院直接领导,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上也与其他专业学习有所区别。
2. 清华大学 清华建校之初,便设立了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地质工程系,开启了理工结合的办校道路。近年来,为了顺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清华大学在工学部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学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旨在打造中美合作办学的新平台,人工智能专业就是该学院重点培养的专业之一。
在清华大学的官方介绍中,人工智能专业的定位是:面向国际前沿科技,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着力培养和造就具有过硬政治素质和实验能力,能够在新兴信息技术领域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引领人工智能产业腾飞的人才梯队。
3.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隶属于信息工程学院,设有人工智能系。据北邮招生办工作人员透露,学校的这个专业是在计算机系里招生的,以后分流的时候,再分具体的研究方向,具体的培养方案是由学校和人工智能系共同制定的。
北邮作为老牌的邮电电信系统院校,有着强大的通信背景。而在互联网时代,通信基础理论与人机交互、计算机软硬件都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智能化、分布式、并行处理的新计算模式,这使得人工智能专业与学校的历史使命与目标实现了无缝对接。这所大学的这一专业前景也是被广泛看好的。
除了以上几个例子外,还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几十所高校设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或者相关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