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是一门什么课程?
我来讲讲艺术学原理(艺理)这门专业课吧,这门课是我自己胡乱起的名字,其实是艺术概论和艺术美学两个专业的集合。主要内容是研究美术、设计、建筑、电影、音乐等艺术门类的基础理论。具体涉及艺术本质与特征、发展阶段与规律、创作方法与流派、作品欣赏与批评以及艺术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结构与专题。 我觉得学习和掌握这个专业主要需要理解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艺术本身,即哪些东西属于艺术的范畴;其二则是非艺术的范畴,即如何区分艺术作品与非艺术品,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习艺术学原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拓宽视野、拓展知识边界的过程。你会在学习中碰到许多以往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和领域,这些新知识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取决于你的立场和态度。如果你是一名美术生,学了四年的纯艺,那么本科的学习势必会扩展你的视野,让你知道原来除了纯艺外,还有书法、雕塑、动画等专业,而这些专业各自又分属不同的学科体系,比如雕塑属于美术学类,而动画属于戏剧与影视学类。
学习了新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你对新知识的看法和新见解。作为一名本科生,最宝贵的品质就是批判性地接收新知识。只有具备质疑的能力和敢于质疑的精神,你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所以,当你学完了这门专业课后,希望你能够思考如下问题:
1.艺术是什么?历史上不同阶段的人们对“艺术”的定义是不同的,现在我们所理解的“艺术”是历史的累积,那有没有可能未来人们所定义的“艺术”与我们如今所认为的艺术大相径庭呢?
2.艺术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因为如果有明确的目的,那艺术就失去了很多魅力,变得枯燥乏味且空洞。但是,我们可以探讨一下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文化下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
3.艺术有哪些类别?不同类别的艺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属于第二问的延伸,我们需要了解各个艺术门类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彼此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4.什么是美?这个问题似乎很主观,但因为涉及到艺术,所以不妨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待“美”的问题。毕竟美不是绝对的,我们所说的美,是与不美的东西相比较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