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槟分校如何?

沙玉含沙玉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西北大学有两个校区,另一个是埃文斯顿校区(位置在芝加哥北边30公里左右)。 西北大学有一个传统叫“混合宿舍”,也就是大一新生会被分配到和其他专业同学住在一起的宿舍里,目的是促进跨学科交流。当然大二以后就可以自己选择舍友了。我和我室友就是大一时被随机分配到的。 我是从大陆直接申请过来的,所以没有参加任何考试。

当时想的是如果录取了就去,如果不录取就准备复读(当时不知道有免考直录这个项目)。不过最终结果是收到了两个offer,一个是大一大二成绩的,还有一个是大三成绩和托福成绩一起申请的。因为对大三后的课程不满意,所以选择了只凭大一大二成绩(加托福)入学的 offer. 这个项目要求学生在高中时修满一定数目的AP和IB课程,然后才能申请,具体数目因专业和年份而异,我是2017年进的专业,当时的要求是至少5门AP和4门IB。 我在读本科的时候,由于学校规定,每个学系只能有三个中国学生,超过这个数就要分流(分到一个较差的宿舍并且分在一个相对较差的班级),因此虽然都是中国人,但是我们的社交圈子是有很大差异的,比如我被分到的一个宿舍里就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其他几个国际生都是来自印度或伊朗,所以交流上没什么障碍。

由于是“混合宿舍”,所以在大一大二时我的数学和物理等理科课程是和同专业的美国学生一起学习(我们班只有五个外国人,其中三个是韩国人,一个是我,一个是学经济的国际生),其他人文类科目则是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在我们专业,国际生的比例大概是7-8%的样子)。 在学习方面,我觉得最大的区别在于考试形式的不同。北美普遍是以大题为主,而国内则是以选择题为主。很多题目都是不需要详细计算的,而是需要理解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在作业的形式上也是和国内有很大不同的。

在本科期间,除了正常的课程作业,还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论文以及final project(类似于final paper,但是范围更广,涉及更多内容)。此外还会有各种课上讨论、报告、演讲等等。因为我是以GPA为导向的,因此在课堂上会积极发言,主动回答问题,并尽可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同时自学一些相关的内容。我的专业课GPA是3.9/4.0(4是我们专业最高分数),总GPA是3.61/4.0. 现在在研究生阶段,因为都是以美国本校的学生为竞争对手,所以GPA的地位就下降了,取而代之的是排名(一般GPA和排名能同时达到目标就好,若不能,优先选排名高的)。

以我的经验来看,大部分中国本科生刚到美国都会有一段过渡期的,这种过渡期会有或多或少的压力,但是一般不会太大,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会在适应期之后发挥出比国内更好的水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