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留学冬天穿什么?
作为一个在北方越冬,并在南方做过实验的抗冻学生,我觉得我很有发言权。 先来个总结,冬季在北部地区(阿尔卑斯山以北),穿着最薄的一天只穿了短裤和短袖。在南部地区(坎特伯雷、惠灵顿等)最冷的时候也仅仅是多穿了一件毛衫而已。
再说一下个人情况,南方人,体质脆弱,不耐寒;但好在我运动能力强,平时喜欢爬山徒步等等。在来新之前,我在南方还没有经历过特别冷的冬天,所以来了之后对这里的天气也是非常好奇的。 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整体而言冬夏温差不大,没有强烈的四季之分。但南北部的自然条件的确是存在着差异的。
先说一下北岛,我呆过那里三个城镇,罗托鲁阿、陶尔米纳和瓦卡蒂普。以瓦卡蒂普为例,瓦卡蒂普位于塔拉纳基湖南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暖多雨。这里离著名的滑雪胜地尼尔森仅一小时车程。据当地人说,尼尔森的冬天下雪几乎是常态。而瓦卡蒂普的冬天则是雨雪交替,气温最低也只有-5℃左右。
再来说南岛,我曾生活在基督城和汉密尔顿,以基督城为例,这里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天并不寒冷,甚至常常下雪。据说海拔高度对气温影响很大,所以在山地地区要比平原地区温度低很多。当然,这些理论都是课本上的知识,而亲身感受才最有说服力。于是,在来新之前,我就做了大量的功课。网上有很多关于新西
兰气候的介绍,这里给大家摘抄一段: “在新西兰,季节与我国相反,12月至次年2月为夏季,3月至5月为秋季,6月至8月为冬季,9月至11月为春季。
“全国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雨量约400毫米。沿海地带全年湿润,内陆部分则只有半干旱或干旱,且夏季干燥程度增加。在气候上,我们可以将新西兰分为以下四区:
“第一区(高温高湿区)包括北岛东北部地区和南岛的基督城。这是新西兰最炎热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南部约为17℃,东部可达18℃。每年的降雨量为400至600毫米。
“第二区(高温多雨区)包括南岛的奥瑟伦区和凯库拉,以及北岛的中部高地。年平均气温南部约为17℃,北部略高,可达18℃。该区的年降雨量明显高于上一区,约为600至1000毫米。
“第三区(温和多雨区)包括北岛的广漠平原和南岛的麦克拉仑河谷地及峡湾区。年平均气温约为13℃。年降雨量可达1000到1500毫米。这一地区的气候受季风的影响十分明显——夏季干燥,冬季潮湿。
“第四区(低温多雨区)包括北岛的塔斯曼尼亚地区和南岛的弗朗兹约瑟夫群岛。在这里,温暖的太平洋气流受到南极大陆的阻挡,虽然这里临近南极,却少有极端严寒的天气。年平均气温约为10℃。年降雨量约1500毫米。” 根据这个介绍,我再结合自己在新西兰几年的生活体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南岛,冬天是可以只穿短裤和短袖的;而在北岛,天气冷的时候的确是需要穿上羽绒服的。 下面我分别说一说在北岛和南岛的御寒经历。
一.北岛 罗托鲁阿是一个以火山湖和熔岩池为主的温泉城市,冬天经常下雨,气温一般都在零度以下。记得刚来这里的时候,因为不懂,所以还傻傻的问当地导游,这天天这么冷,是不是可以去滑雪啊。导游白了我一眼,说,New Zealand is not Alaska(新西兰不是阿拉斯加)。不过,虽说不能滑雪,但是可以在温泉里泡啊!在罗托鲁阿,大大小小的温泉浴场随处可见。
除了泡温泉,你还可以选择去蒸桑拿。在罗托鲁阿市区,有各种各样的日式料理店,老板大多是日本裔,他们在店里会提供免费的汗蒸和洗浴服务。进入这样的店,就像进入了桑拿房,不过,这里面可是比外面暖和多了。
另外,如果在冬天你来到罗托鲁阿,而且恰巧遇上当地原住民毛利人在举行节日庆典或者火炬赛跑比赛的话,那是完全可以上去和他们拥抱并取暖的。
二.南岛 都说南岛的基督城冬天可以滑雪,而且拥有全大洋洲最好的滑雪场。对于这一点,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无论哪个地方的滑雪场,基本都是建在海拔较高处,这样才可以做到“山高风寒,雪质优良”嘛!然而,在基督城,虽然的确是海拔较高,但是气温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而且还时常出现晴天白日梦,根本不能好好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