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gpa怎么计算?
很多高中生在高考报名时,都填写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名字,也有很多人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考上某某大学。而大学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块象牙塔,很多人把能进入大学作为自己人生目标的一大步,那么大学里的gpa是怎么计算的呢?
根据我国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定,高中生的入学资格通过高考制度来进行实施,而大学的入学资格则是通过中考、分数、志愿、面试、特长、体格等等诸多方面来进行实施的,可谓是比高考更为复杂的考试。并且,就算是考上了大学,要想毕业也并非易事。因为普通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要求很严格,就算你是重点大学,也要修满学分才能毕业。在修学分的期间里,你的学业成绩,也就成了学校对你考察的主要方面。而在学业成绩里,gpa则是考察的主要方式。
但是很多人对于gpa并不了解,甚至很多人直到大学毕业都不知道gpa究竟是什么。gpa就是学生在学习期间,对于每一门课程学习成绩的算法计算。以a等课程10门,b等5门,c等3门为例,其GPA=(10*4+5*3+3*2)/15=3.45。简单的说,就是你的成绩越好,gpa越高;你的成绩越差,gpa越低。
而gpa到底有哪些作用呢?其实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当学生成绩优秀时,gpa可以成为学生申请国外名牌大学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国外更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所以对于每个考生的gpa成绩都会有一定的要求,gpa成绩越高,说明你的人品、学业成绩等等各个方面都更好,自然也就能申请到更加优秀的大学了。
另外,gpa考试成绩还跟你大学里面的转专业、免试推研有关。而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如果你以后想要考研的话,你的本科专业gpa成绩越高,你在考研时的成绩也就可能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