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土地的GPA?
什么是土地的地表产热平衡(land surface thermal balance,简写LSTB)?土温度能的日、月、年和季节的变化状况,用数学模式来表示,即
式中:T—地面温度(℃);F—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土壤和大气因素)的影响因子,用黑体辐射常数k=1.4386W/(m2·℃)来表示;kp—土壤热库强度因子,它表征土壤热平衡的状态,其值越大,表示土壤的散耗热越多,也越不稳定,在0~1之间变数愈大,地温的变化愈快。它的确定是关键—
需要根据研究区域的地表特征,确定主地温区数和各主温区内土壤类型数,然后用最大似然法求取kp的值,进而求解地表产热平衡状态时各主温区的作用和贡献;Q—地热流,可分为土壤热流通量和土壤耗热量两部分。
土壤热的通量是土壤温度场中位置和温度的函数,可由实验或资料分析的方法求得。土壤热量损失是通过土壤与大气间的热量交换和土壤与周围水体间的热量交换来完成的,也称土壤耗热量,在旱作玉米生产和地下水埋深比较大的地区,该值很小(2~5℃),可以忽略不计,但在湿作水稻生产和潜水蒸发比较强的地区,该值可达8~10℃,应予以考虑。通过数学模式求解,得回归样
式中:Q1、Q2、Q3—分别代表土壤热流通量、土壤损耗热量和地面净辐射热量。
在短期气候预测中还可以把地形校正到土壤温度中。
利用上式可计算出与地面辐射有关的地表产热平衡各分量。将各分量沿径向和纬度分解,则有:
式中,P、Pp、Ps分别表示固体、气和水的辐射特性;N—地表单位面积辐射出度,=5.67W/(m2·℃);a—地球半径;D—地平线入射角。
以上即是建立数学模式来计算地表产热平衡各分量的全部过程。利用表产热平衡模式,还对土壤水分和作物生长进行了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