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宽带工事是什么意思?
就是大搞基建,夯实社会运转基础的意思。 最近正好看到日本新干线建设50周年的专题报道,就随手抄了一段NHK的介绍。
1964年启动的“新干线”项目,最初目标是建成时速200公里的“高速列车”,而现在的目标则是达到时速360公里以上的“超高速”列车。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日本正在全力研发电磁牵引系统(又称矢量控制系统)以及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其中,新干线通过改进线路、增设电车等实现提速,在现有铁轨上行驶的汽车通过安装电磁装置来实现“磁浮”;而物流用货运火车则通过安装旋转电机来使车箱侧身、单侧车轮离地实现“悬浮”。虽然目前这些车辆都只在实验阶段,但是按照日本政府的建设规划,未来不仅都将投入实用,而且速度都会达到“超高速”级别。 NHK记者:“新干线”的目标是打造“无停车站”“无停车时间”的“超级铁路”。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克服的技术难题有很多。其中一个重点就在于如何有效地降低列车在滑行进路上的空气阻力。为此,日本新干线团队专门建立了风洞试验室,对各种型号列车的气动特性进行实时测量与分析。
日本新干线使用高温超导磁力悬浮技术,而不是传统的轮轨模式,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避免高铁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影响沿线居民。 新干线运行过程中,由于轨道并非完全平行于地面,因此会产生上下起伏。对于普通地铁或普通铁路来说,这种颠簸感会随之扩大,但是在高铁范围内,由于车体稳定性较高,感觉并不会十分强烈。但是,如果像新干线一样采用悬浮技术,列车几乎不存在轨道导向,运行时的颠簸感和噪音就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观。 另外,由于采用了电磁驱动,动车组的动力输出更加流畅平滑,也可以进一步减少振动感。
最后补充一点,日本的“基建狂魔”可不仅仅局限于铁路行业。去年,日本还完成了全球最长海底隧道的贯通,这条由日本地产商投资建造的隧道,位于欧洲海底隧道以下700米处,比欧盟隧道深约2.8公里,预计可通行汽车和火车。 还有之前完工的日本跨海大桥,也是震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