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一体化中学是什么?

那思菡那思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本人自1985年至1992年,在德国就读小学与中学,在德语国家接受基础教育的经历。 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知识。在德国等欧洲大陆的国家,公立中小学教育是完全免费的(仅指学费,书本费及其他费用另计)。所有的公立学校都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也就是说从6岁到18岁的中小学生只要在学校规定的时间每天按时按点上学就可以,学校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学生入学。同时,根据德国刑法第175条,任何教师如果有虐待或故意侮辱学生,或其他侵害学生人格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当然,作为有着近五百年历史的传统民族国家,德意志也有所谓的精英教育和普通教育之分,一般称为Gymnasium和Realschule. 简言之,前者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后者是培养劳动密集型人才的。我所在的州有8所Gymnasium,4所Realschule. 而每个城市基本都会有几所不同的学校,有的叫Liceo,有的是Fachschule,有的则是Berufskrankenhaus等等。这些学校都有其对应的职业方向,比如Liceo一般是培养学者,科学家或者高级技师的,而Fachschule则一般培养工程师,药剂师等。

而我们这一行属于Berufskrankehaus,也就是培养医护人员的。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德国的学校并不是按照成绩来选拔学生的,而是完全按照学生户籍所分配的,也就是说你所在的社区有什么学校,你就上什么学校,和学校规模以及老师质量无关(虽然理论上讲,好的学区会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因为所有的公立学校都必须保证所有学生的受教育权。所以经常看到一些特别聪明的孩子却在很差的学区,因为那里的学生普遍水平较低,有利于他/她拔高自己的GPA.

而有些孩子却上了很好的学区,但却因为自身的天赋原因只能接受平庸的教育。 所以有人调侃地说:“在德国,聪明的孩子上不了好学校”! 那么,为什么有了这么好的法律保障和社会制度框架,德国仍然有诸如“汉堡学童之春”这种青少年聚集性的反社会运动呢? 我想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吧。一是德国的经济近年来的确不太景气,二是移民的子女需要重新适应语言和环境所带来的压力,三是欧洲难民危机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

作为一个在国外上完初高中回国上大学的人,我认为我们这代人在国外接受基础教育的经历,对我们以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首先是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其次是对异文化包容与理解的加深,还有就是终身学习的理念的确立。

以我自己为例,在国内虽然是重点大学,但因为专业是冷门,所以毕业后工作并不好找。当时便有了复读再考的想法,但父母坚决反对。后来我坚持自己的想法并成功了,现在觉得幸亏当年有出国念书的机会,否则可能人生将会另有一番境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